发布时间:2025-03-31 23:12:07 作者 :医疗器械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牵引器颈椎椅子电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牵引器颈椎椅子电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牵引椅安装顺序及方法
1.1、将靠背腿、坐面与椅子前腿用螺丝栓相连接。
1.2、安装腿与腿之间支撑杆拧紧螺丝。
1.3、安装电镀牵引杆连接在后背立杆位置上用活节连接。
1.4、将钢丝牵引绳通过牵引杆孔穿入通过上滑轮引出,再穿入坐面下的槽轮孔。
1.5、将牵引计数器(弹簧秤)吊在上滑轮部的吊钩上。
1.6、将两手轮分别装入两端的轴头上拧紧钉丝。
颈椎牵引其实还是有很多学问的,经常见到因为牵引不正确造成事故的。建议大家用任何一个厂家推出的斜面床垫来同颈椎做牵引,因为符合的优点,如下:
1、是好是不要在外力的作用下牵引 ------- 因为外力存在不好的问题,可能导致拉伤等。
2、牵引时,颈椎不能长时间 处于同一状态下,要偶尔运动一下。
其它的就不一一列举了,请自己判断!
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其中颈椎牵引是公认的首选方法。颈椎牵引可以缓解颈部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所受到的压迫或刺激,同时还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消肿止痛的作用。其方法简单,应用方便,可以在家里进行。但牵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体位和方向
牵引体位和方向颈椎牵引一般取坐位,具体做法是:用枕颌带固定于头部,并通过绳索和滑轮装置,与悬挂重物相连。至于牵引方向,大多数病人可以取头颈稍向前屈曲15~20度,使牵引力量来自颈部前上方;如系交感型颈椎病,则应取头后仰15度牵引;属早期脊髓型颈椎病者,宜取中立位牵引。病人具体情况不同,牵引的体位和方向也不完全相同,病人可以请医生指导、示范,并根据自我感觉来调整,以牵引时感觉舒适,牵引后症状不再加重为原则。
重量
重量颈椎牵引的重量由自己掌握。刚开始几次的牵引重量宜轻些,如从3公斤(约相当于一块半砖头的重量)开始,牵引3~5天后如果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反应,可以逐渐增加。男子、体质好的人,每次可增加1公斤。牵引重量最大可以达10~15公斤。增加重量不要过多过快,每增加一次重量后,应维持5~7天,若自我感觉良好,再斟酌增加。研究发现,当牵引重量达到5公斤时,颈椎椎体就已经被拉开了,故目前多主张用小重量长期牵引。
时间及周期
时间和疗程有人观察发现,坐位牵引15分钟以后,椎体之间的距离才能分开,但牵引时间过长,距离并不相应增加,相反可以使头后部皮肤的神经受到压迫,出现局部麻木感觉。因此每次牵引的时间15~30分钟即可。每天至少牵引一次,若条件允许,可牵引2~3次,一般20天为一个疗程,如果有效可以继续牵引。若连续两个疗程后症状仍不缓解,应暂停牵引治疗,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副作用
副作用绝大多数病人经过牵引治疗后,症状和体征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完全消失。但也有少数病人在牵引中或牵引后症状加重,或者出现头昏、头后部发麻、颈背部疲劳等感觉。此时首先应改变牵引的体位和方向,如将前屈位改变中立位,减轻牵引重量;或者缩短牵引时间,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牵引条件。同时还要寻找有无其他原因,如感冒、睡眠不好、过度疲劳等,并给予及时处理和调整。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症状仍不能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复诊,由医生重新制订治疗方案。
得了颈椎病,患者可能出现颈肩不舒服、手指麻木、走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大小便障碍等症状。目前,神经外科临床主张对90%以上的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对剩余不到10%的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
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有按摩、理疗、牵引等。但是,颈椎病和颈椎出现不舒服的患者一定注意,某种保守治疗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比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便不能按摩。
牵引是目前使用较多也是较为有效的颈椎病保守治疗方式之一 ,是用特制的牵弓滞和装置,通过对颈部牵拉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
需要提醒的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症状严重的患者、牵引后症状加重的患者、全身明显衰竭的患者、年龄较小(18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最好不要使用牵引治疗颈椎病。
牵引看似很简单,其实要注意多个方面方能达到治病的效果而不是越治病越重。临床上一般建议轻度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年龄在18岁以上、无严重骨质疏松、椎动脉狭窄的颈椎病患者在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角度、力量、时间、体位、方式进行牵引。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的颈椎病患者在医生建议牵引以后反复牵引,反而不利于患者的恢复。须知,牵引虽然是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过犹不及!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能导致颈椎病患者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速颈椎的退行性病变,降低颈椎的稳固性,不利于颈椎健康!
此外,神经根的水肿消退大约需2周以上,所以,牵引能够看到明显效果一般要坚持2-3周,切不可操之过急。
颈椎牵引时患者的姿势有两种:坐位和卧位。
(1)、轻者坐位牵引 :坐位牵引时,将布质颌枕牵引带(又称四头带)套于患者的下颌部及枕部,将牵引绳(约2米长)一段与牵引带连接,使绳子通过距离患者头高约1米处的滑车后,将绳的另一端挂上所需要的重量,一般为3~5千克。
(2)、重者卧位牵引:病情较重,耐受不了坐位者则行卧位牵引,于床头的横梁上安装一个滑车,牵引绳一端与颌枕牵引带连接,另一端通过滑车后连接牵引重量,同时将患者头一侧的床脚略抬高,以防止患者沿牵引方向移动。
牵引时要注意牵引的角度及方向。牵引分为中立位牵引、屈曲位牵引、后伸位牵引以及微伸位牵引和微曲位牵引,另外还有头偏向左边、偏向右边的牵引。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牵引方向的选择。
谢谢邀请,牵引方法常用的有坐位牵引和卧位牵引,均用吊带套在患者枕部及下颌重量从3.4公斤开始,逐渐加重,一直出现最佳效果为止,但是最多不要超过12公斤,切记不要从一开始就用大力量牵引!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俗话说“欺山莫欺水,欺水必后悔”。河南郑州一男子因鱼竿被咬钩的大鱼拖进湖中,二话不说跳进湖中追鱼竿,返回时因体力不支溺水身亡。
6月3日上午7时许,郑州市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电话称有一名男子在郑州市北龙湖畔下水追鱼竿时失踪。接到报警电话后,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一面派出相关人员先行搜救,另一面请求当地的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前往协助搜救,双方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据了解,溺水者是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生前酷爱钓鱼,当天凌晨4点多天没亮就来到岸边选位,早上7点多,有大鱼上钩时,还没等男子反应过来,大鱼已经把鱼竿拖走了,眼看鱼竿离岸边越来越远……该男子想都没想,立刻脱下衣服下水去追,在游了上百米后未追到就放弃了。
据目击者称,“他可能感觉到体力跟不上了,开始往回游,离岸边还有四五十米远时,就沉到水里了。”有一位钓友看见后,曾试图下水去营救,不料游到半路呛了好几口水,险些把命搭进去,只好放弃营救游回岸边。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声纳扫描,在水下7米处找到该男子的位置,上午11时许,经过近4个小时的联合打捞,溺水男子终于被打捞上岸,不幸的是该男子已失去生命体征。男子的遗体被打捞上岸后,他的朋友在旁边放声大哭:“兄弟啊…我的兄弟…”
近些年来,因为鱼竿被大鱼拖走,钓鱼人下水打捞而发生的溺亡惨剧时有发生:
2019年7月6日上午11时40分许,在四川升钟湖广元剑阁段,一名来自德阳广汉市的钓鱼人蒋慕渔(化名),因鱼竿被大鱼拖走,不顾众人劝阻下水打捞鱼竿,返回时因鱼线缠绕双脚,在距离岸边20米处不幸溺水身亡。
2016年7月14日下午,四川巴中市经开区通木垭东华村65岁的李庆林(化名),帮钓客下鱼塘捞鱼竿时不幸溺水身亡。事后,经多方协商,钓客赔偿死者家属6万元,鱼塘老板赔偿死者家属14万元。
2016年4月16日上午8点许,重庆开县(开州区)汉丰湖畔发生了一起悲剧:一男子在湖边洼地钓鱼时,碰到一条大鱼上钩,竟然直接将鱼竿拖走了。情急之下,他跳进湖中打捞鱼竿,不慎溺水身亡。
笔者在此提醒广大钓鱼爱好者,钓鱼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你们的鱼竿不慎被鱼拖走,要么选择放弃鱼竿,要么拨打电话找来会开船渔民帮你捡鱼竿,自己不要下水打捞,当然,也不要叫别人下水打捞,以免发生不可预知的危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牵引器颈椎椅子电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牵引器颈椎椅子电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