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5 21:06:06 作者 :医疗器械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频和低频治疗仪区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频和低频治疗仪区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低频和中频都是物理治疗中常用的电疗方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频率和作用深度。
低频理疗,即常说的TENS理疗,其频率在1-250Hz之间。低频电流作用于人体时,主要作用在表浅的皮肤和肌肉组织中,能够有效地缓解局部肌肉疼痛、肌肉酸痛、肌肉松弛等症状。低频理疗还有一些生物效应,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促进软组织愈合等。
中频理疗,其频率在1-10000Hz之间。中频电流作用于人体时,能够穿透皮肤和肌肉组织,作用于深层的肌肉、韧带、关节等组织,能够有效地缓解深部的疼痛、肌肉僵硬、关节炎等症状。中频理疗还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减轻局部炎症等。
总的来说,低频和中频理疗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主要区别在于输出频率不同。
电疗仪根据治疗输出频率不一样,可分为低频(频率1000HZ-6000HZ)中频(6000HZ-10000HZ)
治疗仪主要是低中频两种,低频治疗仪由于穿透力不强效果不显著现在基本上被淘汰,中频治疗仪由于穿透力强可以直达病灶组织深处。
中频理疗仪更好一些。中频治疗仪全称为“低频调制中频治疗仪”,该电流幅度和频率随着低频电流的幅度和频率而变化的,
其原理是它采用的是由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这样既保留了低频电的特点,又发挥了中频电的特点,并且由于其波形、波幅、频率和调制度不断变化,人体不易产生适应性。
低频(LF, Low frequency)是指频带由30 KHz到300 KHz的无线电电波。低频(低频率)或LF是ITU指定为无线电频率在30的范围内(RF)千赫(kHz)的-300千赫。它的波长范围从十公里到一公里,也被称为公里波段或千米波。
按频率的高低来划分时,中频(MF,Medium Frequency)是指,频段由300KHz 到3000KHz的频率,多数作AM电台。按其在电路中的位置与作用来划分时:IF中频(Intermediate Frequency)是指高频信号经过变频而获得的一种信号。
中频治疗仪全称为“低频调制中频治疗仪”,是应用被低频电流调制后的中频电流来治疗疾病的仪器。该电流幅度和频率随着低频电流的幅度和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调制中频电流含有1~150Hz低频电流与2~8KHz中频电流,其中低频电流有不同的频率与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微分波等),有不同的调制方式(连续、间调、断调、变调)、不同调幅度(0%~100%),按波形的对称性来分有对称,不对称之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频和低频治疗仪区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频和低频治疗仪区别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